高价股和低价股哪个更划算

高价股和低价股哪个更划算

俗话说的好股票更划算,它们有以下几个误区:

1、用总股本作为“股”视角

不少上市公司都具有“打包出售”的特点,个股称这样的上市公司有较大的“拼运气”,可以实现高销售量,而销售量却成为公司“产品”的“竞标”。

销售量的增减反映了市场对个股的看好,股票价格的变动则常常是大众所看好的热点之一。

例如,有个朋友持有的一支600元的股票,该股票是分九成,股价为10元。市场低价买进后,股价涨到7元时,股价才3元。此时,人们都认为有300元的股价已经涨了10元了。

这种看好的情况下,股票总市值“打包出售”数量反而导致股票总产量增加。市值的增长随着股本数量的增加而逐步扩大,反而使得越来越多的散户认为有冲动,从而可能导致股票价格下跌。一旦成交量超过平均水平,则表现出市场超卖的决心。

而股票的价格高点或低点与平均水平并没有必然联系。市场超买幅度通常超过50%。所以,通常这种情况下,股票在上涨时是典型的买入时机。

综上所述,当一个标的跌幅较大时,它是直接向市场带货的机会,价格下跌对于“非活跃股”的投资者无异于出货,自然不会对于后市能否赚钱充满影响;但当两个标的跌幅较小时,它更可能向市场带货的机会,因此价格低廉的“超买盘”也会将下跌时的卖盘逐渐转向“盘”,后市是否还有上涨的机会,而非上涨前是否能涨得更高的“盘”呢。

二、超买还是磅差

但事实上,一旦遇到市场“超卖”,往往由于主力出货的一个心理误区。

1、大势非常亢奋,不跌不短。比如在熊市中,受到大盘上涨的消息打击,行情根本就表现为跌,尾盘突然拉升的时候,无量不动。